全世界正面临同一个“通胀大敌”:食品涨幅依然“猖獗”
虽然许多国家的通胀已经降温,但在大多数国家里——食品通胀却仍然“猖獗”,而且人们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理由担心这一领域的物价涨势可能会加速。
各国出台的粮食出口限制、异常炎热的高温天气以及俄乌冲突的持续发酵,可能会为这一全球通胀的主要来源增添新的动力。
(资料图)
在截至6月份的一年中,英国食品价格上涨了17.4%,日本食品价格上涨了8.9%,法国食品价格上涨了14.3%。在上述每个国家,食品价格的上涨速度都比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快得多。
美国的情况虽然相对较好——6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4.6%,远低于2022年8月13.5%的峰值,但仍是美联储目标通胀率的两倍多。而这在一定程度也得益于美国自身就是全球粮食生产的超级大国。
毫无疑问,与世界许多地区已经一路跌至一年前水平以下的家庭能源价格相比,食品通胀的粘性令人惊讶,这是各国央行在努力使通胀与目标保持一致时面临的挑战之一。
这也表明,许多国家在应对去年出现的极高通胀方面取得的“表面”成功,其实掩盖了消费者——特别是低收入者持续承受的痛苦,他们正将家庭预算的更大一部分比重用于维持必要的生计。
欧洲各国政府已经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抵御食品通胀,但还没有采取上世纪70年代最后一次实行的价格控制措施。
食品价格涨不停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本周五(8月4日)发布的最新报告,受“黑海谷物倡议”终止以及最新大米贸易限制政策实施的影响,国际食品价格指数7月出现回升。
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是衡量一揽子食品类商品国际价格月度变化的尺度。7月,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平均为123.9点,环比上升1.3%。7月食品价格指数反弹的主要原因是植物油价格指数显著上升,环比增长12.1%,扭转了连续七个月的跌势。
此外,对于亚洲消费者而言,大米价格的攀升尤为值得重视。7月,粮农组织大米价格指数上涨2.8%,同比增长19.7%,创2011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于印度7月宣布禁止除蒸谷米以外的大米出口,强化了人们对其他产地销售增加的预期,在季节性供应紧张和亚洲采购这双重因素之外进一步对价格造成上行压力。
粮农组织警告称,大米价格上行将威胁到一大部分世界人口的粮食安全,尤其是最贫困人口和将大部分收入用于采买口粮的群体。同时,出口限制还将对生产、消费和价格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在限制期限结束之后仍会持续,并有可能加剧许多国家国内粮食价格的高通胀。
俄乌冲突也是导致近来全球粮食居高不下的一大原因。上个月,俄罗斯退出了一项允许乌克兰通过黑海出口粮食的协议,随后又用无人机袭击了敖德萨的港口设施,而乌方也正用海上无人舰艇袭击俄罗斯在黑海的主要商业港口。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Andrew Bailey)表示,“这是我们必须仔细关注的事情。它对小麦价格产生了影响,尽管没有去年那么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俄罗斯退出黑海走廊协议可能会推动全球谷物价格上涨10%至15%,部分扭转去年创下的跌幅。
不寻常的天气模式则是当前存在另一层担忧,它影响了世界各地各种谷物、水果和蔬菜的收成。澳大利亚政府气象局早前已发布警报,称今年晚些时候出现厄尔尼诺气候模式的可能性为70%。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鉴于气候危机的不断发展,恶劣的天气条件可能会推高食品价格。”
恶劣天气的影响在印度最为明显,暴雨导致水稻减产,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上个月,印度政府对某些类型的大米实施了出口禁令,这与去年大米价格飙升时,许多国家政府宣布的对主要食品海外销售的类似限制相呼应。虽然此类禁令可能有助于冷却相关国家的价格,但在其他国家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世贸组织总干事Ngozi Okonjo-Iweala表示,“我们必须注意避免供应可获得性问题,导致更多出口限制和价格上涨的恶性循环。”
当然,除了上述的天灾人祸因素外,欧洲的政策制定者一直也在调查食品生产商和零售商是否利用通胀回升来提高利润率,从而将更多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在英国,反垄断监管机构竞争和市场管理局上个月对杂货店进行的一项审查发现,它们并没有提高利润率,但现在其已经将注意力进一步转向了面包、家禽、牛奶和蛋黄酱等一系列产品的供应链。法国政府已要求食品生产商敲定未来几个月将冻结或降低价格的一系列产品。
在央行方面,虽然不少央行决策者们目前预计食品价格上涨速度会更慢,但他们也意识到,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时间比他们预期的要长得多。
“食品价格通胀将继续下降,”英国央行行长贝利表示,“但这花费的时间比许多人预期的要长,包括食品行业的人士。我们必须习惯应对这一冲击。”
关键词: